驾驭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的未来之路GAIR Live与清新科技共创美好旅程

驾驭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的未来之路GAIR Live与清新科技共创美好旅程

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操作系统成为了推动车辆智能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现代汽车操作系统不仅需要管理底层硬件,还需提供丰富的功能和服务,如车载娱乐、导航、安全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等。这些功能与服务的复杂性与规模日益增长,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年来,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与落地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本土化意味着将软件开发和应用定位于本国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邀请东软睿驰首席科学家李冰先生进行线上直播分享,以深入了解当前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的情况。

在直播中,李冰博士首先回顾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传统以嵌入式为主的分布式架构难以实现高层次软件复用。他提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都在使用一些统一的软件基础架构,如AUTOSAR,它旨在提供一个通用的软件模块体系。但是,由于供应商提供整套软件,这种模式并没有达成IT行业中的统一平台概念。

随着域架构逐渐成为主流,POSIX成为新的创新点。然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做开发并协同效率并不高,因此行业迫切需要一种更好的开发方式。这也是新型操作系统诞生的时机之一。李冰博士指出,一旦进入稳定期后,即使是强大的马太效应也很难替代成型的操作系统。

目前中国汽车正处于产业变革期,大算力芯片给应用开发带来更多扩展性,而传统MCU则面临功能限制。大算力芯片可以支持更多更好的功能,使得软件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此时,就像工作台上的交互一样,对通信矩阵而言,它们参与的是消费者直接接触到的环节,可以更好感受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不少车企开始主导软件设计和开发。

新应用、新硬件体系需要新的开发方法,现在正是一个适合时间点。新的操作系统将通过解决问题中的新技术变革和行业趋势下的颠覆性改变来解决传统开发生态的问题,与之对应的是传统组织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以及现有的一些开发方法也不再适用。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一些策略:首先,要构建面向新应用领域的开发架构;其次,要推动基础模块本土化替换;最后,要与本土芯片企业合作形成国产方案,并实现良好适配。此外,还要加强国产芯片自给率,加强标准建设,以及培养专业人才,以确保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能够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