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家协会作品像艺术品一样的瞬间年轻人追逐的不再是炒鞋或盲盒而是镜头捕捉的珍贵记忆

中国摄影家协会作品像艺术品一样的瞬间年轻人追逐的不再是炒鞋或盲盒而是镜头捕捉的珍贵记忆

中国摄影家协会作品:胶卷回潮,年轻人追逐的不再是炒鞋或盲盒,而是镜头捕捉的珍贵记忆。90后玩家大部分零用钱花在胶卷上,每年倒腾相机流水超过10万元。

周泽,一个1999年的90后,大三学生,却已是一位资深的胶片相机玩家。他从中学开始迷恋胶片相机,平时的大部分零用钱都花在了胶卷上。周泽说,他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数码相机体验,是12岁那年生日爸爸送给他的礼物——一台数码相机。这之后,他一直玩到高中毕业。

周泽对胶片相机的热爱,与他父亲职业相关,因为他的父亲是摄影师,所以小时候经常把玩爸爸的相机,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对胶片的情结。大一闲暇时光,他一年拍了一两百卷胶卷,“几乎每周都要去冲印两次。”

几年里,周泽换过不少胶片机,从一开始的傻瓜机,到135画幅、120画幅相機,再到现在开始玩大画幅相機和昂贵的宝丽来胶卷。平均下来,每年光花在买gel 卷、冲印gel 卷等纯耗材上的钱,在10000-15000元之间。

对于学生党来说,玩膠巻子确实是一件很烧钱的事,不过周泽有一套“不花钱也能玩膠巻子的办法”:“用攝影器材养膠巻子”。

2年前,周泽以5500元的价格捡漏了一只停产已久的中画幅膠巻子的哈苏(Hasselblad) 相機,当时这只 相機市场价在8000元左右。不料几个月后,当韩国明星权志龙发布新歌《說好不哭》,MV中男女主角手里的同款哈苏 相機瞬间火了。

随着这些美术级别的手持艺术品成为网红点缀,不仅使得二手市场活跃起来,而且还让一些原本被视为古董而摆放在书房里的老古董也重获新生。而那些曾经因无人问津而被遗忘的小众品牌,如徕卡M系列、玛米亚7等,也因为明星效应和艺术氛围,被重新发现并推向高峰。

与此同时,一些专业PS用的康泰時T2、美能达TC-1等型号由于其专业性和收藏价值,也吸引了更多收藏者加入竞购,使得这些型号价格水涨船高。在豆瓣、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平台上,不少像周泽一样追求真实感和艺术性的青年正在分享他们与旧式摄影设备共度时光,并通过出售自己的旧装备筹集资金购买更好的设备,这种现象正成为了当下网络文化的一个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