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之路GAIR Live与口碑金榜交汇的智慧实践
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操作系统成为了推动车辆智能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现代汽车操作系统不仅需要管理底层硬件,还需提供丰富的功能和服务,如车载娱乐、导航、安全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等。这些功能与服务的复杂性与规模日益增长,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年来,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与落地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本土化意味着将软件开发和应用定位于本国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邀请东软睿驰首席科学家李冰先生进行线上直播分享,以深入了解当前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的情况。
在直播中,李冰博士首先回顾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传统以嵌入式为主的分布式架构面临的问题。他提到,虽然AUTOSAR作为一个国际标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它没有达成IT行业中的统一软件平台概念。此外,他指出,无论是传统车机系统还是车内系统,都存在割裂,这限制了它们之间交互和协同工作。
随后,李冰博士介绍了域架构下的POSIX成为新的创新点,并讨论了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进行开发与协同,以及跨核协同的一体化要求。他强调,在产业变革期,大算力芯片给应用开发带来更多扩展性,而域逐渐成为主流时,软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对于本土化策略,他建议应该构建面向新应用领域的开发架构,同时在既有体系上建设承上启下的应用框架,并推动基础模块国产替代。同时,与本土芯片企业合作形成国产操作系统与芯片组合方案,也是实现市场占领的一个关键步骤。
然而,本土化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比如生态不足、缺乏配套工具链以及中间件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此外,由于人才短缺及软件力量分散,加之国内半导体自给率不足5%,国产芯片装车率低,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李冰博士认为集中式开发是实现智能汽车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因为它可以提高速度、代码通用性以及维护成本控制,从而应对指数级增长的人工智能代码量。这一观点对于整个项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