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从GAIR Live到空气净化的双重效能负氧离子革命如何让驾驶更绿色更智能
在这次GAIR Live的线上直播中,东软睿驰首席科学家李冰博士深入探讨了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路径与落地实践。面对软件定义的汽车行业挑战,李冰博士强调了复用、统一和创新作为解决方案的关键。
他指出,传统车机系统与车内系统割裂的问题,以及域架构中的POSIX成为新的创新点。然而,由于跨核协同需求增加,行业需要一种更好的开发方式。这也是新操作系统诞生的时机,因为操作系统会形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一旦进入稳定期很难替代成型的操作系统。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本土化汽车操作系统也逐渐成为关注焦点。李冰博士提出了三大策略:构建面向新应用领域的开发架构;推动基础模块本土化替换,如国产微内核操作系统;以及与本土芯片企业合作,以实现国产组合方案。
然而,本土汽车操作系统还面临生态不足、标准不一致和人才缺乏等挑战。尽管分散软件力量可能促进不同领域效率提升,但集中式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以应对智能汽车软件代码指数级增长带来的维护成本问题。
最后,李冰博士预测到到2025年智能汽车代码量将达到7亿行,并认为集中式开发对于成本控制有巨大的提升。这场分享让我们深刻理解,在自动驾驶技术、电动驱动技术等方面,本土化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如何去适应这些快速变化,同时保持竞争力。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本地化自动驾驶车辆技术共享和标准制定的信息,这将是推动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